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资讯

非凡十年丨江苏代表团交卷

文章编辑:admin 文章来源:未知 发布日期:2022-10-13 08:24:02 点击次数:


 
十年砥砺奋进,十年非凡巨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交通基础设施日新月异,运输服务能力品质效率大幅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为高水平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徐宿淮盐与连淮扬镇铁路交会。

综合立体交通网日趋完善

铁路建设跑出加速度

至2021年年底,江苏省铁路里程达4204公里,高铁里程由2012年年底的627公里增至2212公里,覆盖70%以上的县级以上节点,覆盖率比2012年年初增长3倍多,位居全国前列。

“拥江发展”走向“跨江融合”

十年来,江苏先后建成过江通道8座,累计建成过江通道17座,隔江相望的设区市之间均实现过江通道直通,在建的9座过江通道到“十四五”末将建成6座,实现隔江相望的县(市)均有过江通道连通。

机场群建设有序推进

2021年,江苏航空旅客、货运吞吐保障能力分别达7280万人次、171万吨,较2012年提升了186%、269%。航空旅客吞吐量实现了从2000万级到5000万级的跨越,2019年达到5844万人次。

公路网络进一步完善

十年来,江苏实现了高速公路由“县县通”向“县城通”的提升、相邻县通一级公路,县到乡通二级及以上、乡到乡通三级及以上、村到村通四级及以上公路。高速公路新增652公里,达到5023公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新增3736公里,达到12769公里。

港航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至2021年年底,全省港口综合通过能力达23.8亿吨,万吨级以上泊位数529个,亿吨级大港数10个,内河航道里程和密度分别达到24368公里、每百平方公里23.75公里,均保持全国第一;内河集装箱航线数量达到64条,内河集装箱吞吐量由2012年的8.17万标箱增至2021年的81万标箱,增长8.9倍。

南京港龙潭港区。

客运服务品质显著提升

十年来,江苏交通积极拓展基本公共服务覆盖范围,让群众从“走得了”向“走得好”转变。

高品质出行比重进一步提升

江苏航空、铁路客运量占比由2012年的0.4%、4.4%上升到2021年的2.9%、28.5%,分别提升了6.5倍、5.5倍。通达全国、连接国际四大洲的航线网络基本形成,远程洲际航线由2012年的2条增加至2021年的8条,13小时国际“飞行圈”通达四大洲。

南京开通至法兰克福航线。

城际铁路客运服务更加便捷

基本实现长三角核心城市间1小时通达,江苏省内设区市到南京2小时通达,设区市之间2.5小时通达,铁路客运量由2012年1.18亿人次提升到2021年的1.91亿人次,年均增长率达5.5%。

绿色出行深入人心

截至2020年年底,江苏共7个设区市开通或在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居全国第二,日均客运量超过430万人次。公交车分担率由2012年的20.1%提升到2021年的26.3%。

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高质量推进

经过多年探索,江苏镇村公交车开通率由2012年的38%提升至2020年的100%,年服务群众出行超过1亿人次。截至2020年年底,76.3%的乡镇和57.7%的建制村公交车不用换乘可直达县城,为全国之首,农村居民真正实现“出家门、上车门、进城门”。

宁(南京)滁(滁州)互通跨省公交车。

个性化出行服务灵活多样

江苏推出城际快车、商务包车、校园快线等多种定制服务,推出空巴联运、高铁接驳等多种联程运输服务,网约车、共享单车、新能源共享汽车等新出行模式快速发展,打造“巴士管家”一站式综合出行服务平台,服务出行人次已突破2亿;开行“运游结合”、乡村旅游线路664条,全省11000多个休闲农业景点实现了城乡公交直达,带动沿线景区客流普遍增长10%以上。

物流运输结构持续优化

从海运独大,到航空蓬勃发展,再到中欧班列奔驰不息,江苏国际物流网络十年间经历了新一轮蜕变,国际供应链韧性持续提升,为“买全球、卖全球”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中欧班列“江苏号”邮政班列首发。

国际海运网络不断完善

截至2021年年底,江苏共开辟集装箱近远洋航线80条,沿江沿海港口外贸集装箱吞吐量达945.5万标箱,较2012年增长42.5%;与江苏进出口贸易额排名前二十的重要贸易国家和地区的航线通达率达55%,RCEP成员国家中有8个实现海运直达。

国际航空货运蓬勃发展

江苏逐步形成“东连(北美)西至(欧、西亚、中东)南畅(东南亚)北通(东北亚)”的国际航线网络,2021年全省高峰时运营20余条国际全货机航线,完成机场货邮吞吐量65.3万吨,较2012年增长77.4%。

“江苏号”中欧班列奔驰不息

稳定开行至欧洲、中亚、东南亚等地区的线路达23条,覆盖欧洲17国20多个城市、中亚5国近50个城市、东南亚6个城市,近80个国际站点。十年来累计开行班列7597列,2021年进出口货值达255.5亿元,重载率保持100%。

科技创新赋能智慧绿色交通

ETC除了上高速公路还能快速停车缴费、京杭运河试点“无人船闸”……近年来科技在江苏交通领域的表现愈发精彩。

五峰山大桥北接线智慧高速公路。

交通新基建率先落地

江苏全面布局5G在智慧交通基础设施、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养护巡查、交通执法等行业监管领域应用,率先在全国探索智慧公路应用技术,建设了沪宁智慧高速公路、342省道智慧公路、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太湖隧道等项目;开展车道级管控、智能消除冰雪、雾区行车诱导货车等场景应用,其中沪宁高速公路无锡东段在全国首创大流量扩容平台,通行效率提升了20%;自主研发了集装箱TOS系统、散杂货PORTS系统等,在南京港、苏州港等试点应用;全面建成宁宣高速公路、312国道苏州段等6条绿色公路和连云港港、徐州港等5个绿色港口;圆满完成交通干线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五项行动”,形成2万公里交通沿线“绿色廊道”。

节能减排高效推进

全省198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和1073个乡镇充电桩全覆盖。至2021年年底,全省新能源及清洁能源营运客车、公交车分别为7200辆、4.4万辆,占比达21%、85%。率先在全国开展内河船舶应用LNG清洁能源研究推广,节能环保主流船型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40%。全省累计建成港口岸电设施3036套,沿海、沿江及内河主要港口、船闸,以及水上服务区基本具备岸电供应能力。

污染防治阶段达标

创新提出“一零两全四免费”船舶污染物治理模式,累计完成2.6万艘船舶生活污水防污设施改造,占全国总数近60%。成立“江苏洗舱站联盟”,推动长江化学品船和油船“应洗尽洗”,建成5座化学品洗舱站,占长江干线总数量的二分之一。

作者丨王燕 驻江苏首席记者 施科 

编辑丨廖芊

审核丨王姗姗 庄妍

监制丨孙英利



推荐内容
图片新闻
热点文章

返回首页 - 交通资讯 - 交通运输 - 企业园区 - 项目工程 - 现代物流 - 技术装备 - 安全常识 - 政策法规 - 交通科技 - 交通生活

版权所有 - 交通运输网 www.zgjty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牛街 电话:13810728867 /18638687274 邮政编码:100053 京ICP备1705934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