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交通科技

严管重罚立规矩 科技引领畅交通

文章编辑:admin 文章来源:未知 发布日期:2018-06-28 15:42:33 点击次数:

今年以来,兰州市公安机关按照市委市政府“三大整治攻坚战”的统一部署,坚持“全社会动员、最严格执法、精细化管理、一把手负责、属地化整治”的原则要求,在各区县和各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积极协作下,全力以赴开展兰州市交通秩序大整治行动,严管重罚16类突出交通违法行为,着力打造智慧交通,提高现有道路通行效能,短时间内取得了交通违法明显减少、交通事故明显下降、交通秩序明显好转、交通拥堵明显改善、尊法意识明显提升的良好成效。

截至4月底,兰州市公安机关查处16类突出交通违法69万余起,同比增长近2 倍多;拘留交通违法行为人1040余人,同比增长18倍多;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下降36%、10%;交通拥堵指数全国排名从去年的第4名下降至今年的第22名。

下决心:举全市之力铁腕治堵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保有量持续猛增,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供求矛盾日益尖锐,交通流量过度饱和,轨道交通建设大面积施工开挖,兰州市城区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难点、百姓关注的热点、社会舆论的焦点、民生建设的重点。

2016年底,在兰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市“两会”上,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响亮提出,要举兰州市之力,实施路网畅通、公交优先、智慧交管、综合整治“四大工程”,坚决打好治堵攻坚战。为迅速打开突破口,市委、市政府决定,自2017年1月1日起,以严管重罚16类突出交通违法行为为切入点,组织开展兰州市交通秩序大整治行动。

兰州市公安机关充分发挥主力军和领头羊作用,坚持交通执法与治安巡控相结合,既维护交通秩序,又震慑社会面违法犯罪,有效提升了社会治安整体防控能力。今年1至4月底,兰州市盗窃机动车案件同比下降66%;抢劫案件同比下降34%;抢夺案件同比下降51%。

转理念:查处交通违法零容忍
“以前每天早晨从家到单位需要将近1个小时。现在早晨上班再也不用担心又被堵住、出不了车,而且路上明显通畅了。往年3月初小学初中开学后,路上的交通拥堵会加剧,今年好像要比往年好许多。”家住安宁区29家园在西关十字上班的市民李先生高兴地告诉记者。

安宁区黄河家园、29家园等居民小区周边长期以来乱停乱放问题突出,安宁交警大队强力整治,3个月查处乱停乱放2万余起,将近占到兰州市的五分之一。

近年来,交通拥堵日趋常态化,交警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指挥疏导上,高峰拥堵期间很少在现场查处违法,查处违法主要靠非现场执法;重疏导指挥、轻违法查处,表面上突出了工作重点,实际上是一种“选择性执法”,导致“中国式过马路”随处可见,导致交通参与者对交通法律法规意识淡薄、对交警的敬畏越来越少,导致交通违法高发、交通秩序混乱,反过来引发和加剧了交通拥堵。

不文明交通行为对交通拥堵的影响不容忽视,法律的权威在于实施,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必定会损害法制尊严和权威,引发“破窗”效应,陷入“法不责众”的恶性循环。

大整治伊始,兰州交警转变理念,把严查违法作为日常路面管理第一要务,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只要发现有交通违法,就必须严格查处,坚决做到零容忍、全覆盖,强力倒逼交通参与者依法参与交通。随着严管力度的不断加大,大面积交通拥堵比以前明显减少,城区道路交通秩序明显好转。

立规矩:敢于啃最硬的骨头
雁滩地区大型居民小区密集、批发市场多、流动人口杂,行人交通管理一直是一大难题。整治行动中,兰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雁滩大队对行人违法采取“吹哨子、拍片子、撕票子、丢面子、上铐子”5项严管措施,通过教育一个人来带动一片人。

“现在行人秩序好得多了,比以前好管得多了。”一名交通劝导员说。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乱鸣号问题,市公安局发布通告,划定禁鸣区域,安装禁鸣标志130余块,设置提示标志60余块,严格管理处罚,累计查处违法鸣号42180余起,同比增长60多倍。

针对七里河地区“黑摩的”问题,兰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七里河大队与七里河分局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采取社会车辆摸底开路、执法警车包围突击的“口袋”战术,对小西湖、文化宫、华林路等“重灾区”进行强力整治,累计查扣违法摩托车740余辆、行政拘留120余人。

随着严管力度的不断加大,极个别人无视法律法规,拒不服从执法管理,甚至辱骂、殴打执法人员,公安机关坚决依法从严从重从快查处。大整治以来,各级公安机关行政拘留17人、刑事拘留5人,其中1人已被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拘役6个月。

“交警管得确实严,闯红灯的、钻护栏的、乱打喇叭的不见了,满街乱停乱放的不见了,到处横冲直闯的‘黑摩的’也不见了,干净了,感觉安全了许多,长期这样下去,兰州的交通有希望改善。”一位退休干部告诉记者。

大整治行动中,兰州交警敢于啃最硬的骨头,紧盯群众反映最强烈、对交通秩序影响最严重、长期以来最难整治的行人乱穿马路和机动车乱鸣号、乱变道、乱停放等“四乱”问题,创新执法管理,坚决落实见违必究、纠违必处、处罚必严的最严格执法要求,立法律规矩、正尊法风气。坚决向“中国式过马路”宣战,一锤一锤钉钉子,狠抓行人违法整治,从第一张罚单至今,4个月时间处罚31290余人次,同比增长2085倍多,行人违法大幅减少,“中国式过马路”现象明显退潮。

强科技:大力建设智慧交通
3月3日,媒体报道了一起路虎车加油站故意伤人案,因为是假号牌,报案后将近50天未能侦破。交警部门迅速主动介入,寻觅蛛丝马迹,很快就锁定并查获嫌疑车辆,不到5天时间,就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

与此同时,交警支队建立吸毒人员机动车数据库,精准打击毒驾。大整治以来,查破毒驾案件13起。3月15日上午10时许,系统报警城关区盐场路一辆黑色小轿车驾驶员存在毒驾嫌疑,不到半个小时,执勤交警就抓获了毒驾嫌疑人。

在严管重罚立规矩的同时,兰州交警大力推进交通管理科技建设,向兰州公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大步迈进。目前,兰州交警缉查布控系统已被公安部确定为城市交通管理亮点,将向全国推广。

投资1.97亿元,建成了兰州交警智能交通指挥中心,全面提高了科技管控水平。通过299处视频监控和16处高点监控,以及共享市局73处高点监控、1.8万个治安监控,及时全面监控兰州市道路通行状况;与高德、百度地图合作,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势,实时监控、预判路面交通拥堵情况;与特警支队联勤联动,启用直升机巡逻,强化早中晚高峰交通掌控;通过集群通信、警员定位和地理信息系统,实施扁平化指挥,迅速指令附近警力处置各类突发警情;通过智能信号控制系统,人工干预信号配时,快速缓解拥堵;对南北滨河路等6条主干线早晚高峰的交通信号,按照“慢进快出”的策略实施了优化;对庆阳路等17条主次干道,实施了平峰绿波协调控制;新增2条可变车道;布设违法停车自动抓拍设备38处,1至4月抓拍19220余起。

据悉,年内还将投资7800万元,进一步拓展完善智能交通指挥中心系统功能,投资近1个亿,建成了非现场执法系统一、二期工程。1至4月,抓拍交通违法32.6万余起。自主创新研发,实现了对驾车吸烟、接打电话,以及不系安全带等交通违法的准确抓拍。1至4月,查处驾车吸烟、接打电话3820余起,不系安全带12630余起。在全国率先建成了货车限行电子围栏和电子通行证管理系统。1至4月,查处相关违法45270余起,视觉传感技术荣获全省公安系统创新比赛第三名。此外,投资1000万元,拥有信息发布、泊位预约、费用结算和违停查处4大功能的智慧停车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正在招标。

兰州交警利用大数据和视频技术,自行研发的缉查布控系统,对套牌、假牌车辆,以及肇事逃逸、涉案嫌疑车辆实施精准布控。1至4月,累计布控嫌疑车5.9万余辆,指令拦截3870余辆,成功截获1650余辆,查获率42.6%,查扣非法号牌330余副,并协助破获多起治安、刑事案件。

精细化:一个堵点一套方案
“交警引导行人过马路,交通不堵不挤了,很有秩序,感觉比以前好多了。”一位市民群众说。

兰州火车站周边由于基础设施差、广场停车位不足、施工占道、行人乱穿马路等因素,交通混乱,成为“老大难”问题。根据市委副书记、市长栾克军调研要求,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兰州市交通秩序大整治行动督导组先后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协调、督办整治,东岗交警大队高度重视,采取8条措施集中整治,火车站交通秩序迅速改观、由乱而治。

在严管重罚立规矩、科技引领畅交通的基础上,兰州交警狠抓精细化管理,在兰州市委市政府督查室的精心指导和强力协调支持下,联合有关部门,系统治理交通堵点乱点。按照兰州市公安局党委一个堵点一套方案的具体要求,交警支队对兰州市16处交通堵点逐一研究制定方案。通过优化交通组织,调整公交站点,科学摆布警力,实行人车分离和机非分离,缩减施工围挡以及平整坑洼路面等措施,逐条提高了道路的通行能力。目前,已完成火车站、五里铺、市政大坡、五星坪等四处堵点的治理工作。

东岗交警大队副大队长苏卫东说:“我们协调相关部门,对马路北侧的人行隔离栏加宽1.5米,增设了马路南侧广场的人行隔离栏,这样使行人有路可走。针对火车站人流量大的这个特点,我们增设了7处固定岗,将近30名警力每天在这里进行交通违法的处罚和行人的管理。”

几位过路群众说:“虽然在修路,但是交警成天疏导指挥,我们感觉出行也方便了,比以前好多了。”

根据群众反映和道路通行情况,从3月17日开始,兰州市交通秩序大整治行动督导组与兰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联合行动,对城关区市政大坡丁字路口及中山林十字一带拥堵问题进行了优化治理,取得了良好效果。对市政大坡丁字至中山林十字加装了中心隔离护栏,分离对向交通;对市政大坡丁字全面禁左,实施“右进右出”,简化了交通组织,减少了左转弯车辆带来的交通冲突;将中山林十字西进口车道由原来的3车道拓展至4车道,并优化了进口车道布局,便利了车辆通行;对中山林十字东向南方向实施了禁左,减少了路口交叉冲突;增派执勤交警和劝导员,全面加强指挥疏导和行人交通秩序管控。

此外,累计投资1.06亿元,交警支队按新国标要求,对城区道路交通标志全面进行了更新规范,对城区道路交通标线全面进行了施划,对兰州市信号灯全面进行了智能化升级改造,城区道路交通设施显著改善。在原有87条单向交通路段、23组微循环基础上,近期又新增11条单向交通路段。

重宣传:创新方式营造氛围
“前两天孩子学校发了文明出行的倡议书,我觉得这个挺好的。好的交通环境不仅仅要靠警察来维护,也要靠我们大家共同来维持。”一位学生家长说。

“多管一管,秩序好了,养成习惯就好了。好得很,好得很,把到处乱停乱放的车清理掉了,我们出行畅通了许多。整治效果非常好,而且出来以后安全隐患也减少了。尤其带着孩子出行安全性也比较高,希望交通大整治继续坚持。”几位兰州市民告诉记者。

兰州市公安机关坚持打铁自身硬,正人先正己,开展警车治理专项活动,签订争创无交通违法、无交通事故单位责任书,无交通违法行为承诺书。结合春节特点,组织开展“遵交通法规,领交警红包”活动,累计参与人次超过400余万;开展“寻找文明出行的你”活动,访问人数达165万;通过各类媒体播放情人节深夜一对情侣违法行走机动车道事故案典型案例视频进行警示教育;通过新闻媒体、展板橱窗、动漫图画、扑克牌、微信小视频和小段子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严管重罚16类突出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广泛宣传;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为大整治行动营造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通讯员 魏立武 李悦郡 记者 邵彩琴)

记者手记
兰州市交通秩序大整治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中国式过马路”和机动车乱鸣号、乱变道、乱停放等突出交通违法积弊已久,整治难、巩固难、根治更难,严管交通秩序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永远在路上。兰州市公安局将在集中整治打开局面、严管重罚立好规矩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科技引领和法制建设、注重长效治理机制,全力推进兰州市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向科学化、法治化、社会化、现代化方向转型升级,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巨大飞跃,努力营造依法、安全、文明、有序参与交通的良好社会氛围。


 

推荐内容
图片新闻
热点文章

返回首页 - 交通资讯 - 交通运输 - 企业园区 - 项目工程 - 现代物流 - 技术装备 - 安全常识 - 政策法规 - 交通科技 - 交通生活

版权所有 - 交通运输网 www.zgjty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牛街 电话:13810728867 /18638687274 邮政编码:100053 京ICP备1705934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