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智慧交通作为重点建设项目被赋予更多AI性,作为坐标深圳的小编来说,从今年的深圳国际智能交通展览会可管中窥豹,如今发展成熟的智慧交通建设中都运用了哪些可不思议的黑科技。
从城市道路交通建设来看
城市道路交通是智慧交通的重点项目之一,而在当下的城市道路建设中,对人和车的管理将更进一步。就目前而言,道路交通的发展重点逐渐从对机动车监控转移到了对行人的监管。主要运用到的高科技有:
1. 闯红灯拍照:当行人在红灯状态下,超越规定的地域范围时,监控摄像头就会自动识别此人的面部,并与公安大数据平台联动,调取其个人信息,播放在路边的LED屏幕上,目前为保护个人隐私,会在违规人员面部打上马赛克。
2. 道路监控
城市道路规划是按照统一的要求进行的,但是有些路边住户为求方便自己,有时会出现随意更改道路设施或路标的状况,因此为求保证道路安全,需要对其进行有效取证。
3.行为规范拍照:此项科技主要是针对“共享行为”
随着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的发展,租用人员经常违章操作,比如骑着单车过斑马线,目前交通部门已经对骑行人员的动作做算法上的区分,从而对 违规人员进行有效取证。
4. 司机、乘客的行为
为了规范司机和乘客的行为,减少不必要的伤亡,交通部门强制要求司机和乘客系安全带,不做违规行为(车内打闹、头、手伸出车外等)。但是由于车辆贴膜、挡阳板、后方乘客被遮挡等因素,目前只能识别司机的安全带和部分行为,该部分的智能技术有待提高。
从特殊车辆管控来说
城市建设离不开特殊车辆的参与,比如洒水车、道路施工车等车辆,安防企业也有不同的解决方案,目前最热的就是对黄牌车和网约车的管理。
对于黄牌车来说,目前道路上的黄牌车以工程车为主,工程车辆虽然对城市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司机进行一些违章操作导致城市道路脏乱差的现象。
而网约车因最近事故频发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刚开始的时候网约车虽迅猛发展,但是相应的管理并没有跟得上,因此现在就成了智慧城市建设中绕不过去的重点。
就已经公布的技术来说,主流的特殊车辆管理技术有以下三种:
1. 车辆解锁: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可以检测驾驶员是否是系统绑定的人员,如果不是,就无法启动车辆;
2. 乘客识别:部分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为谋私利,会使用公家车辆接私单,加入识别系统之后,就可以有效识别车内乘坐情况,如存在“公车私用”就会自动上报;同时,在出租车产业中,该系统也可以为出租车公司统计各出租车业务的情况。
3. 面部表情识别:通过面部表情识别,判断驾驶员是否出现疲劳驾驶、单手接听电话等违章行为,如有,则会自动提醒驾驶员更正,并记录上传至系统平台;
4. 盲区监控:任何车辆都有视觉盲区,尤其是大型车辆。因此,部分企业针对盲区做了相应的感应设备,通过感应设备,避免盲区事故的发生。
5. 车辆监测和监控:该技术主要用于泥头车等工程车辆的管理,通过各种传感器,有效监控监测到的车辆负重、行驶轨迹等情况是否合规。最重要的是,该系统可以保证工程车辆走在规定的路线上,并且在规定的地点有操作行为(泥头车定点倾倒泥土等)。通过系统的控制,可以进一步实现规范工程车辆的作用。
从城市大型户外集会来说
户外活动通常具有人多、事故频发的特点,因此如何充分保证参与人员的安全就成了安防重点,集会地点的不固定是承办安防的部门的心头大患,动起来的监控是安防力量的重要补充。
灵通哨兵助力城市活动临时监控
灵通哨兵移动监控系统因其可移动性和无电无网也可进行监控的特点,是应急监控和临时监控的首选,比如说凤凰谷、2017万科赛跑、罗浮山登山节等户外大型集体活动均采用了灵通哨兵移动监控作为活动安全防范的保障或补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