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简称公规院)参与投资的甘肃乌(海)玛(沁)高速公路合作至赛尔龙段PPP项目正式开工。项目总里程约128公里,总投资约175亿元,对完善甘肃区域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助力甘肃省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公规院投资业务能力的稳步提升,带动主业发展,提升区域影响力。
今年以来,全国交通基础设施投资高位运行,对稳住经济大盘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设计咨询单位,“公规院始终坚持‘产业链前端和高端的引领者、行业技术创新的领导者、全价值链增值的贡献者’的定位,具体落实到投资策划体系体现在‘三全特色’,即全过程策划、全产业融合、全方位统筹。在价值链前端,以策划引领为主导,发挥顶层设计、谋划策划优势,开拓市场、创造价值;在价值链中端,以设计咨询为支撑,发挥勘察设计、全过程咨询‘国家队’技术实力,设计优化、实现价值;在价值链后端,以资源整合为抓手,加强管理,做好品质、提升价值,为公司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国际化综合性工程咨询公司提供有力支持!”公规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侯斌告诉记者。
自2012年以来,公规院依托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咨询领域的雄厚实力,按照中交集团对投资业务发展的新要求,充分发挥设计咨询单位的先导作用,围绕“打造公规院特色的投资业务全产业链品牌,形成策划咨询高端智库”的目标,积极参与并协助各投资主体跟踪、评估、策划投资项目,为助力中交集团投资业务的发展、服务地方经济贡献了重要的智慧与力量。
优化投资 拉动主业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地方政府平台公司融资功能逐渐淡化,PPP模式跃升为国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模式,推动不同社会资本方合作程度进一步加深。
公规院领导层意识到,必须顺势而为、找准方向、站稳脚跟谋求更大发展。2012年,公规院与中交投资、中交二公局组成联合体,深度参与贵(阳)瓮(安)高速公路项目的投资,正式向PPP模式进军。“这是公司涉足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业务领域的首个落地项目,公司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项目前期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只要是投资,就会有一定的风险,我们为了公司的发展,经过全方位的审慎分析和评估,迈出了勇于尝试的第一步。”时任贵瓮高速公路投资项目评估工作小组成员、公规院副总规划师吴玉涛告诉记者。
贵瓮高速公路清水河大桥。
由于这是公规院参与的第一个投资项目,团队成员始终保持谨慎态度,本着独立、客观、科学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对项目交通量以及投资效益作了深入的分析评估,为投资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作为联合体的一员,公规院还进一步承担了后续的项目设计工作,开拓了一条以投融资建设促进主业发展的道路。
贵瓮模式的成功,为公规院在公路建设投资领域积累了宝贵经验,为随后在交通基础设施投资领域迎来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涉足投资业务十年来,公规院在中交集团的带领下,共参与31个投资类项目,涉及项目总投资3984亿元,其中大交通类项目20个,涉及项目总投资2911亿元。特别是在云南、贵州、四川等地投资的大交通类项目有7个,占公规院总投资比重的29%。在这些投资项目中,公规院主要以参股形式参与,进一步带动了勘察设计主业的发展,成为公规院产业链前端延伸和投资业务发展战略推进的关键。
“这些年我们通过参与大交通领域的投资项目,带动了公规院策划规划、道桥隧等业务的发展,提升了公司全过程综合性咨询服务能力,实现了‘投资策划—业务带动—产业孵化—效益提升—策划升级’的发展闭环,形成了投资带动与价值创造的双翼齐飞。”公规院投资管理部副主任张育宏说。
总结经验 发挥全产业链优势
在大交通领域的投资业务中,科学的交通量预测,是开展投资评估工作的关键。在这方面,公规院有着几十年的技术积淀,让他们有了足够的信心涉足投资业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迎来了大发展。作为共和国交通基建“长子”企业,公规院始终积极参与国家高速公路规划与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在为我国高速公路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的同时,也练就了自身在规划咨询方面的硬实力。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公规院受原交通部委托,编制完成了《国家干线公路网》、国道主干线公路系统规划、全国公路主枢纽规划;协助完成了“六五”“七五”“八五”等计划;代部审核了近300个国家重点项目。完成或参与完成了京津塘、沪宁、深汕高速公路等近百个项目的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
在京津塘高速公路的工程可行性研究当中,公规院第一次引用了四阶段分析法,交通量预测结果得到世界银行的认可。在此基础上,公规院又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引入了国际上先进的交通经济预测分析体系,进一步完善了交通量预测的方法和参数,实现了与国际接轨。
与此同时,公规院控股子公司华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自2000年以来,借鉴在工程建设领域中多年的实施经验,先后在贵州、浙江、广东、湖北、辽宁、宁夏等地开展了大量的收费公路投资分析、实施方案编制、物有所值评价、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投资人(社会资本)招标代理、运营期绩效评估及其他咨询等工作,为公规院承接后续PPP业务及树立行业品牌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综合性工程咨询机构,我们见证并参与了国内PPP项目的整个发展历程。”华杰公司总经济师高会晋告诉记者。
2019年,公规院副总经理侯斌带队与广东省交通运输规划研究中心对接规划合作事宜,并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近年来,公规院凭借多年的从业经验和专业技术人才储备,在交通流量预测、财务数据计算分析、大数据处理及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丰富成果,为投资项目提供了科学的决策参考。
在项目策划方面,公规院依靠处于产业链前端的独特优势、广泛的市场分布以及与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密切联系,为投资业务的早期介入、跟踪及后续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公规院利用自身在广东的经营开发体系,及时发现了广东清西大桥及接线工程投资项目,该项目是广清高速公路与清连高速公路的连接路段,投资前景非常好。因此我们积极以‘BOT+EPC’模式深度参与其中,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公规院规划与投资咨询部副主任徐学明告诉记者。
在高端对接、战略合作方面,广西鹿寨至钦州港高速公路横县至钦州港段PPP项目是公规院通过小额参股方式,与其他大型央企联合投资的一次成功合作。据华杰公司副总经理、总规划师池德振介绍,华杰公司长期与中交集团外多个央企和众多省属国企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积极发挥高端对接的优势,有效拉动了公规院主业的发展。
通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公规院逐渐打造出了一整套全过程、全产业链咨询服务的合作模式,包括项目的策划规划、勘察设计、设计优化、造价咨询、实施方案研究、投融资模式研究以及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咨询管理等,在传统大交通领域形成了具有公规院特色的投资业务全产业链品牌。
紧跟政策 助力地方发展
“十四五”期,甘肃省提出交通运输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含铁路)将达到约5000亿元。中交集团敏锐嗅到这一商机,从公规院等单位抽调骨干力量,赴甘肃开展前期策划工作。
其中,公规院参与投资策划的乌玛高速公路合作至赛尔龙(甘青界)段PPP项目最具代表性。该项目是甘肃省“十四五”期第一个以省地共建、项目打包方式实施的省级事权高速公路PPP项目,是甘肃省交通运输厅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甘肃省关于积极扩大有效投资、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交通运输部门向甘南人民兑现“县县通高速”的庄严承诺。
从地方发展规划中寻找商机,这在中交集团不是第一次。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和特点进行策划,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这是中交集团一直以来的追求。
以贵州为例。2015年年底,随着贵瓮高速公路全线通车,贵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5100公里,成为西部地区第一个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省份。在此过程中,公规院充分发挥策划咨询单位的优势,为中交集团相关投资主体开展项目策划和评估,最终使集团相关企业以社会资本身份参与贵州省的高速公路项目投资,既解决了地方政府资金缺乏问题,又助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更让贵州“县县通高速”的目标提前3年实现。
在中交集团高端对接、政企合作战略指引和领导支持下,十年来,公规院紧跟国家政策方向,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和脱贫攻坚的目标要求,积极参与一些重大项目实施,助推了合作地区的经济发展,成为当地乃至连片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2016年,公规院参与投资评估的河北太行山高速公路项目包中标落地。据悉,这个总里程约346公里的项目包采取“PPP+EPC+交通量保底+政府补贴”的模式投资建设,这是公规院主动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一个生动实践。
太行山高速公路涞源至曲阳段。
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公规院致力成为“产业链前端和高端的引领者”“行业技术创新的领导者”“全价值链增值的贡献者”。这“三者”,正是公规院着眼于深层次对接地方发展需求,主动服务地方政府的战略转变。
服务集团 做好高端智库
在涉足投资业务的十年中,公规院在大规模参与中交集团项目跟投工作的同时,也为服务中交集团的投资业务发挥着策划咨询高端智库的作用。
按照中交集团对投资业务发展的新要求,公规院围绕“打造公规院特色的投资业务全产业链品牌,形成策划咨询高端智库”的目标,发挥自己在产业链前端优势和项目信息收集优势,加强与中交集团内部各投资平台的互动,深度参与了广东清西大桥及接线工程、河北太行山等高速公路项目包、新疆乌尉高速公路项目包、甘肃乌玛高速公路合作至赛尔龙段PPP项目包等大型投资项目的前期策划,为项目落地发挥了重要作用。
广东清西大桥及接线工程。
同时,公规院还积极响应中交集团“海外优先”战略,涉足海外投资项目。自2008年起,公规院下属华杰公司开始参与中交集团海外项目的投资策划业务。其中,肯尼亚内罗毕快速路项目是近年来中交集团成功投资落地的典型项目之一,总投资6.68亿美元,设计费约750万美元。华杰公司在投资策划阶段就明确了采用先进的收费模式和不停车收费技术,确保通行服务质量和投资效益,该项目也是继蒙内铁路后中交集团在东非地区的又一品牌工程。
2022年5月14日,肯尼亚内罗毕快速路项目建成通车。2018年至2019年,华杰公司参与该项目的投资策划。
以上种种,均是公规院发挥高端智库作用的有力注脚,进一步彰显了企业特色,得到中交集团领导的充分肯定。
据不完全统计,公规院在2017年至2021年投资业务大发展期间,共助力中交集团开展投资评估项目333个,其中高速公路项目208个。公规院相关技术人员常年开启着连轴转的工作模式,一年几乎一半以上时间出差在外,不断开展着项目对接谈判、分析研判、数据收集、现场踏勘等工作,以新时代奋斗者的姿态和干劲履好职尽好责,有效助力了中交集团投资产业不断扩展,成为“五商中交”价值链的前端和战略推进的关键。
夯实管理 做精投资业务
对投资的项目资产进行有效管理,也是公规院确保投资收益,助力中交集团投资业务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我们在多年的投资实践中发现,即便是前景再好的投资项目,若在生产建设中做不好项目的管理和统筹,导致工程造价上涨,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投资方的预期收益。”据公规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侯斌介绍,需要持续做好精细化的投资管理,无论是投前还是投后,进一步确保各阶段的利润指标不断趋好,风险不断趋小,保障投资利益。
2017年,随着公规院参与投资的项目逐渐增多,公规院成立了投资管理部,以统筹协调项目前期投资策划和项目投后管理为核心职能,促进投资业务高质量发展迈向新阶段。
做好投资管理工作,贵在建章立制,确保有章可依。近年来,公规院根据中交集团对于投资项目的管控要求,结合公司实际需要,修订了《投资策划咨询管理工作细则(修订)》和《投资项目设计管理办法(试行)》,制定了《小额参股项目投资管理办法》和《全资/控股投资项目项目公司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了制度体系建设,为实现投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在此基础上,公规院还细化了相关投资管控要求10项,将各项投资管理工作标准化、流程化,使管理更加规范、高效。
目前,公规院正在运行的投资项目有31个,部分已经或即将进入运营期。针对这一现状,近年来公规院不断加强巡查回访,进一步强化与项目公司的沟通联系,及时发现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风险,并积极推进5个投资项目的终止、清算、退出,确保投资资金安全。
2022年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和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极为重要的一年。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国家高速公路网、城市群快速公路网、都市圈多层次公路网等领域会进一步拓展增量,发展前景可期。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姿态、更加昂扬的斗志、更有担当的作为,用行动践行初心、用担当扛起责任,牢记助力我国高速公路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光荣使命,持续为各地经济发展作贡献,为中交集团提供优质的高端策划服务,奋进续写新辉煌。”公规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晖表示。
作者 | 记者 潘斯航
图片 | 中交公规院
编辑 | 程锐佳 廖芊
审核 | 卫涛
监制丨孙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