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资讯

上海副市长:请大家对公共交通恢复保持耐心

文章编辑:admin 文章来源:未知 发布日期:2022-05-20 07:09:40 点击次数:

5月19日上午,上海市副市长张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88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随着全市各区疫情形势的平稳,拟从本月22日起逐步恢复跨区公共交通。上海将分三步稳妥推进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恢复,当前公共交通正处于逐步恢复的起始阶段,可能与广大市民的期待还有差距,请大家保持耐心,上海将根据疫情形势,在确保防疫、运营安全的前提下,及时优化公共交通安排,更好满足公众出行需求。

第一步:远郊区已开展公共交通压力测试

金山、奉贤、崇明等区逐步恢复区内公交线路,巡游出租汽车逐步开放通行。

第二步:22日起恢复4条地铁线路、273条地面公交线路

综合考虑全市疫情防控和“三区”划分情况,结合公共交通自身防控能力和条件,上海将以覆盖度高的地铁长大干线起步,辅以相应的地面公交线路配套衔接,重点连接交通枢纽、医院、商圈,满足市民基本出行需求。

轨道交通将首先恢复3、6、10、16号线,地面公交优先恢复273条线路,以此为基本网络覆盖所有中心城区,以及全市机场、火车站、三甲医院和各区中心医院。其中,连接虹桥、浦东两大机场的始发线路8条;连接铁路上海站、铁路上海虹桥站的始发线路19条;途经医院的线路212条;与4条轨道交通线衔接配套公交线路34条。

对外交通将在维持目前离沪要求不变的基础上(“48小时核酸阴性+24小时抗原阴性证明”或者“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逐步增加铁路上海虹桥站、上海站到发列车数量;严格查验离沪人员核酸、抗原证明,坚决严防疫情外溢。关于私家车、巡游出租车的通行,上海正在同步研究恢复方案。

第三步:直到疫情形势彻底平稳,市内公共交通将全网恢复基本运行,对外交通也将基本恢复。

公交地铁已细致做好恢复运营准备

上海公共交通已停运了一个多月,马上要恢复运营,如何保障运营安全?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主任于福林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交通部门已细致做好恢复运营准备,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

地铁全网络空载试运行

针对封控期间车辆设备长时间停用的情况,近期上海要求运营单位提前安排人员复工返岗,组织对车辆和设施设备开展运营前的维保、调试、故障排查和防疫消杀。

一是做好设施设备维保。各运营单位对封控期间的公交首末站、公交车、地铁站、地铁列车的接触网、变电、信号、线路、站台门、限界等设施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检修和维护。

二是做好运行前安全检查。公交方面对车辆空调系统完成系统的功能性检查和消毒,完成车辆例行保养、安全防火检查,以及无轨电车架空线网完成安全检查;地铁方面开展了全面的安全检查,确保灭火器、给水管系、应急照明、疏散标志、临时通道等处于良好状态。

三是做好地铁运行压力测试。从5月5日开始,地铁采用跑图方式磨合、验证设施设备,开展了全网络空载试运行,对暴露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抢修,全面做好恢复运营的各项准备。

公交车司机每天“2次抗原+1次核酸检测”

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是保障交通有序恢复的必要条件。上海交通要求运营单位严格落实人员、场所的日常防疫措施。

一是加强岗前培训。各运营单位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分期分批对所有员工进行了岗前安全教育培训。

二是严格人员防护。要求公交车的司乘人员、轨道交通与乘客接触的一线员工,按照“2+1”模式开展核酸和抗原检测(每天上午开展2次抗原检测,下午开展1次核酸检测),其他员工按照“2+2”模式开展核酸和抗原检测(第一天开展2次抗原检测,第二天上午开展1次抗原,下午开展1次核酸检测)。

三是做好环境消杀。上海已对第一阶段恢复运行线路的公交首末站、地铁站、车辆等,进行全面预防性消毒;恢复运行初期,将对乘客频繁接触的地铁站台、安检设备、自助售票机,公交首末站候车座椅、无障碍设施设备等,每4小时进行1次消毒。公交车每次运营后,进行全面消毒和持续通风。

提 醒

上海市民乘坐本市地面公交、轨道交通、水上客运、巡游出租汽车、网约车等交通工具需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且体温正常、随申码为绿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作者丨记者 曹文娟  韩菁 崔书洋

视频丨郭琪 连萌

编辑丨廖芊

审核丨连萌

推荐内容
图片新闻
热点文章

返回首页 - 交通资讯 - 交通运输 - 企业园区 - 项目工程 - 现代物流 - 技术装备 - 安全常识 - 政策法规 - 交通科技 - 交通生活

版权所有 - 交通运输网 www.zgjty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牛街 电话:13810728867 /18638687274 邮政编码:100053 京ICP备1705934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