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资讯

交通运输部居家办公同志“大白”手记

文章编辑:admin 文章来源:未知 发布日期:2022-05-18 07:19:38 点击次数:

进入五月,北京防疫形势依然严峻,新闻发布会用的词语是处于“胶着状态”。我所在的朝阳区进行了多轮次核酸筛查。按照北京市疫情防控要求,单位通知我们居住在朝阳的职工,如果不能点对点自驾或骑自行车、步行上班,则可居家办公,以最大限度减少通勤来往。

5月9日上午,社区工作人员在单元楼建立的疫情工作微信群中发布消息,招募核酸检测志愿者。志愿者服务范围主要有三类:核酸检测登记录入、“健康宝”扫码、现场秩序维持。对于志愿者的要求也不算高——身体健康、“健康宝”正常、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年龄50岁以下,能保证每天4小时志愿服务时间。社区提供防护用品和工作餐。此外,社区还发布消息:如果家中有闲置的华为手机,愿意作为核酸扫码的工具借用社区一段时间,可联系社区工作人员。

考虑单位已安排我们居家办公,并且各司局按要求成立了临时党支部,看样子居家时间不会太短。单位也要求我们主动服从、积极配合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鼓励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做到疫情防控和居家办公“两不误”。

连日来看到一群“大白”穿着密封的防护服顶着烈日为社区居民服务,我觉得自己也该做点什么。

5月11日一早,我主动添加社区工作人员为“好友”,并向对方表示,如果有需要,自己愿意参与社区核酸采样服务工作。社区同志让我发送了姓名、手机号码和楼牌号,以及方便参与的时间,说先给登记上,“如果需要会提前联系”。

我们小区一共9栋楼,每日筛查量不小。跟我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有同事就在群里呼吁:“在家的,都去做做志愿者吧,就在咱们小区,自己服务自己。他们见天起早贪黑,一看就知道需要人手。”

等了几天都没接到社区通知,本以为暂时“轮不到”自己,还有些小小的失望。没曾想,5月15日傍晚,社区同志拉了一个“小区大白扫码队”的微信群,把小区里各单元楼之前报名的志愿者都拉进了群,大概有近50人。

根据介绍,社区已设置好排班表,方便大家提前预定服务时间——5月16日、17日、18日,每天分四组人员上岗,一组两人。其中,7时至10时为第一组,10时至中午12时为第二组,12时至15时为第三组,15时至18时为第四组,每组工作时长在2小时至3小时不等。

有之前参加过志愿服务的群友说,提前十分钟左右到核酸采样现场,按规范穿好防护服,熟悉一下工作流程,比较简单。如果是新手,就提前15分钟到岗。群里还分享了北京地坛医院拍摄的防护服穿脱视频并提请大家“尤其是脱的时候,做好防护”。

我被安排在当天10时至12时第二组。提前15分钟到达核酸检测现场,现场工作人员给我拿了防护服、脚套、护目罩、N95口罩和胶皮手套。

我们组另外一名志愿者前几天已参加过服务工作,他在旁边指导并帮助我穿防护服,还提醒我要把护目罩前后的膜先撕掉,不然容易起雾看不清。

已进入夏季,N95口罩、防护服、胶皮手套等一套防护用品上身后,体温立马就感觉上来了。以前只是通过媒体看到别人当“大白”,等自己变成“大白”之后,感觉还是有点不一样——虽然呼吸不是太顺畅,但一种职业的使命感、神圣感油然而生!

我们小区之前几轮核酸采样,点位设在物业门口的步行道上,相对比较平整,但最近几天温度上升快,午间用了遮阳伞,还是比较热,“大白”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工作不安全。近几天便把核酸采样点临时转移到了路旁的树荫下,工作环境改善了一些。

我们小区核酸采样大致流程是这样的——排队见到的第一个工位是“健康宝”扫码和体温检测,然后两组核酸检测个人信息登记录入,分别对应两个通道的咽拭子采样,采样后再往前走即可离开。队伍单向前进,不交叉、不逆行。

社区层面的大规模筛查采取十人一组,每组一根检测样本管。每组开始前,先用App扫码样本管上的条形码,记录本管的编号,然后再逐一录入核酸检测者信息,每管上限是10人,满员后系统自动提示封管。

我当天负责采样信息录入工作。信息录入用的是由社区统一提供的公用手机(也可能是之前其他志愿者借给社区使用的手机)。手机上安装有专门的App软件,用社区账号登录进去之后,选择所在社区点位,就可进入核酸检测登记页面。

App上录入信息,可采取身份证识别或者手录两种方式。大多数带了身份证的参检者,将身份证放在固定区域,点击身份证识别后,系统自动进入身份证拍摄状况,多次聚焦后会把识别的文本转录到相应字段,总体上效率较高。有时扫描识别过程会出现系统卡顿,或多次识别不出来,以及将姓名识别错误等情况。

“健康宝”核酸检测结果查询主要是核对姓名和身份证号码,所以这两个关键消息务必不能出错。在每次自动识别后,都需要谨慎比对。有些小朋友没办身份证,也可拿社保卡,或者手写、口头报姓名及身份证号码等方式手动录入信息。

因为手机平时主要是拼音输入,遇到一些生僻字就比较尴尬,只能问对方什么读音。另外扫描身份证时,发现内蒙古、广西和新疆等几个自治区的身份证样式有所不同,但还好都能自动识别出来。

志愿服务结束后,在旁边按规范脱掉防护装备后,装入医疗垃圾袋集中处理。社区同志说,最近几轮核酸检测采样量持续上升,目前日采样已达3300人次。我两个小时工作结束时,一共完成31组信息登记,每组10人,也就是310人次,相当于每天约1/10的工作量。

初次感受,核酸采样志愿服务工作强度不算大,但还是很辛苦,特别是需要严谨认真、精神集中,容不得出现差错,否则很可能给参加检测的人员和家庭带来诸多不便。

回顾整个志愿服务过程,也想提醒大家一些注意事项。如参加核酸采样过程,一定注意个人防护,排队时保持必要社交距离,按照地贴提示保持间隔,并按要求戴好口罩;提前准备好个人身份证,如果没有或未带身份证的,可提前用纸手写姓名及身份证号码,以便信息登记能够更加准确高效,也减少彼此之间的交谈、接触;核酸采样完毕后,迅速戴好口罩,并立即离开现场。

我志愿服务的一段时间,排队人员络绎不绝,志愿者需要长时间保持高效工作状态。好在大家都很讲秩序,也相互理解,扫描登记完毕时经常能听到对方说一声“谢谢”,感觉很欣慰。如果后面还有机会,我会继续主动参与志愿服务,也希望以实际行动为首都疫情防控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作者丨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综合处(国际道路运输管理处)三级调研员 李良华

编辑丨杨红岩 廖芊

审核丨连萌

监制丨孙英利

推荐内容
图片新闻
热点文章

返回首页 - 交通资讯 - 交通运输 - 企业园区 - 项目工程 - 现代物流 - 技术装备 - 安全常识 - 政策法规 - 交通科技 - 交通生活

版权所有 - 交通运输网 www.zgjty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牛街 电话:13810728867 /18638687274 邮政编码:100053 京ICP备1705934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