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1日)起,修订后的《河南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将正式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涉及百姓生活方方面面,不仅是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同时也意味着全省上下有更多市民参与到决战碳达峰行动当中。“碳达峰”就是我们国家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要想达到这个目的,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都要发生深刻的变化。
今天,河南交通广播的记者兵分多路,
对郑州、新乡等地城市
生活垃圾分类情况
进行现场直播
第一现场 新乡胖东来超市
环保不是一个口号,最重要的是落实,而落实的主要载体就是老百姓。只有大家的生活方式环保了,咱们的大环境才会好起来。交广记者晁兮来到了新乡胖东来超市进行采访。
第二现场
郑州中原区桐柏路191号院
今天是《河南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实施的第一天。在全省当中,郑州作为省会,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方面一直走在前面,在2019年12月1号,郑州颁布了《郑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现在两年多过去了,咱们郑州市的生活垃圾分类是不是真的融入到了老百姓的习惯当中了呢?现在我们就跟随记者芦丹的镜头一起 郑州中原区桐柏路191号院看看。
从记者的采访中可以看出,郑州桐柏路191号院的垃圾分类情况进展还是不错的,不管是设施人员配备,还是居民的观念和习惯,都是值得点赞的。
第三现场
郑州市二七区生活垃圾分拣中心
垃圾分类收集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分拣处理也非常重要。目前,郑州的生活垃圾分类分拣工作是怎么样进行的?下面我们就跟随记者李芳的镜头,去郑州市二七区生活垃圾分拣中心看一看。
第四现场
垃圾焚烧发电的现场
都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宝贝。分拣完毕,如何处理,如何变废为宝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目前焚烧发电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生活垃圾是如何焚烧发电产生清洁能源的?焚烧过程中会不会产生对环境的二次污染?记者杨光在垃圾焚烧发电的现场,点开视频揭晓答案!
垃圾分类不是小事,我们这一代人是在做一件有着时代担当的大事。因为当我们把原本粗放处理的垃圾,通过“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做到垃圾分类处理,可以说,我们就是在用自己的一个具体行动,为十年二十年后越来越好的生活环境在做着量变的积累。我们这个细小的动作做的越多,我们中华大地未来就会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每个人在垃圾分类中
所做的一些平凡小事
其实都是一件很伟大的事
从垃圾分类到碳达峰
值得咱们自己为自己点赞
来源:河南交通广播
记者:龚庆利、杨学识、姚享、承明欣、杨光、廖忆、王骁、耿娟、朱佑龙、张冉、晁兮、芦丹、李芳、张睿、栗倩、李贺明、付琳、傅丽芸、刘楠、杜晓华
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
编辑:付琳丨责任编辑:贺明丨监制:承明欣
2名密接者轨迹公布,涉郑州!河南多地发布紧急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