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道路一直是制约当地发展的最大瓶颈,多少年来,当地百姓向往能有一条接通成都平原的高速公路。
汶马高速自2018年底建成通车以来,结束了阿坝州州府马尔康不通高速的历史。自此,马尔康到省会成都的车程缩短至3个半小时。
图为汶马高速。新华社记者刘坤 摄
甘堡藏寨、毕棚沟、古尔沟温泉、鹧鸪山滑雪场、卓克基土司官寨……分布在汶马高速沿线的数十个旅游胜地,聚力打造独具特色的藏羌民族风情走廊。
“以前游客大多聚集在东面的九寨沟等景点,很少到西边来。汶马高速通车后,彻底改变了阿坝州文化旅游产业东强西弱的局面。”阿坝州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董良表示,这大大盘活了阿坝州丰富的文旅资源,加快形成全域旅游新格局,“我们要用好高速公路资源,帮助当地农牧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增加农牧民的收入。”
羌族同胞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桃坪羌寨进行推杆比赛。新华社发(何海洋 摄)
记者了解,在建设和运营期间,汶马高速吸收了不少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就业;沿途服务区也引入当地农牧产品和手工业者进驻,帮助少数民族百姓增收致富。
保泸高速、美丽公路南延线与怒江(从左到右)。新华社记者陈欣波 摄
在怒江大峡谷深处,保泸高速飞越横断山脉,彻底结束云南怒江州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53万怒江各族儿女走上康庄大道;
在湘桂黔地区,厦蓉高速、包茂高速连接起沿线少数民族地区,多地抱团共拓旅游市场;
在青藏高原,共玉高速穿越多年冻土区,让青海与西藏、四川等周边地区协同发展,构建全域旅游格局;
俯瞰穿越戈壁的京新高速公路额济纳旗段。新华社记者邓华 摄
这些高速公路,扩大了少数民族地区“朋友圈”,串联起多民族多彩生活,成为奔向小康路上的一道靓丽风景。
来源 | 新华社
责编 | 李旭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