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广东“一核一带一区”协调发展指数报告近日发布。在其中的交通通达指数中,茂名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以361.695公里位列第一。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茂名全力打造“外接、内联、立体、便捷”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很多人聚集在一起就有了城市,有了分工合作,有了发展工业的可能。小的空间聚集更多的人容易发展出更复杂的分工体系,而复杂的分工正是生产力先进性的体现。所以,所有高端产业所在的地区都是多个城市连成一片集群发展的,比如粤港澳大湾区、东京湾区、纽约湾区等。这是集约发展能缩短人流物流的时间空间,带来更高效率和更多便利决定的。现代便利的交通,能在一定程度上缩短跨越空间的时间,在更大的距离上也实现集约发展的效果。所以大力发展交通,就是缩短本地区和其他地区的时空距离,提高发展效率。我市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城市群和海南自贸区三大国家级发展战略区域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目前我市正用“茂名速度”抢抓机遇,全力建设港口、高速公路、场站枢纽,以逐步完善的立体交通网络为基础,加强与三大国家级发展战略区域的交流融合,参与城市集群经济分工,建设滨海新城,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新增长极,为我省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贡献茂名力量。
由于地处三大国家级发展战略区域中心,我市天然就是人流物流高频之地,天然就是交通要冲,具备打造粤西重要交通枢纽的条件。深茂铁路江茂段于2018年7月建成通车,实现茂名市动车“零”的突破。茂湛铁路茂名段电气化改造完成,茂湛主城区联系时间缩短到40分钟;河茂铁路茂名段电气化改造完成,运速再提30%。广湛高铁电白段率先动工建设,茂名即将步入高铁时代。茂名市对外通达时效和能力显著提升,正式融入粤港澳大湾区2小时交通圈。高速公路骨架网络不断完善,重点是东西向高速公路通道布局。汕湛高速茂名段建成通车,我市与粤港澳大湾区联系进一步加强。云茂高速茂名段主体工程已全线贯通,有力填补茂名市域北部无东西向高速公路通道空白。沈海高速茂名段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由原来4车道扩建至8车道,通行能力大幅提升。博贺港区深水大港开港,区域性综合深水大港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以水东港区为依托,博贺新港区为重点,吉达港区为重要组成的“一主两辅”总体发展格局初步形成。茂名博贺疏港铁路动工建设,港口集疏运体系持续完善。再加上在建的粤西国际机场,我市对外联系的海陆空交通网络已经铺开,与三大国家级发展战略区域互联互通进一步紧密,粤西重要交通枢纽地位得到加强。
对内打造半小时生活圈,组团发展,内部结构更加紧密,生产力进一步增强。目前我市“六纵三横”城市组团间快速路网基本形成,西部快线、工业大道南段、潘州大道、南排大道、中德大道、茂化快线东延线、复兴大道相继建成通车。广东滨海旅游公路茂名先行段项目于2019年11月开工建设,东环大道、复兴大道延长线、茂南大道东延线等重点规划交通项目正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北组团外围快速环线初现雏形。“六纵”可实现北组团市中心城区,中组团高新区,南组团电白区、水东湾新城之间的互联互通。“三横”可实现北、中、南三大组团与东组团滨海新区的互联互通。我市还重点加强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通行品质提升,全面实现100人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从市中心城区通往各组团时间大为缩短,城乡之间前所未有地接近,半小时生活圈范围进一步扩大。
在新的发展格局中,省委省政府对于沿海经济带的要求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临港产业布局,疏通联系东西、连接省外的交通大通道,拓展国际航空和海运航线,把东西两翼地区打造成全省新的增长极”。在这个要求中,交通建设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我市路网建设围绕致力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新增长极”,在搭建交通“主架骨”、编制组团交通网、打通“毛细血管”、突破关键节点等方面成效显著,为全市经济腾飞插上了强大翅膀。
茂名日报评论员 杜燕盛
编辑:关杜花
初审:许 泰
终审:黄 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