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2020中原港城周口沙颖河船运起航
中国交通运输网讯(李青峰)9月25日,2020全国港口行业多式联运大会在河南省周口市召开,中原港城周口沙颖河船运正式起航。
大会期间,共有17个项目落户周口,项目总投资189.7亿元。
本次大会由中国港口协会、河南省发改委、河南省交通厅与周口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大会重点围绕加快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服务国际国内双循环,展开深入讨论。
作为中原城市群核心区重要节点城市和联系长三角的门户枢纽城市,近年来,周口市抢抓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和创建国家级多式联运枢纽试点城市等机遇,积极扩大开放招商,大力发展临港经济。
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刘玉江在会上表示,周口港区与郑州航空港区、河南物资集团已分别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成功加入海河联运港际联盟。大力发展内河航运,加快周口港等港口和航道建设,开通了周口港5条集装箱航线,打通了中部地区连接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环渤海经济圈的水上通道。
“周口港区多式联运纳入中原地区物流大通道的码头,是前沿的发展理念,是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的刚需。”中国港口协会常务副会长陈英明说,此次大会为港口行业发展创造了机遇,也是直面挑战之旅。
据周口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继标介绍,前三届论坛的举办,都为周口临港经济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目前,周口中心港共规划东中西三个作业区,77个千吨级泊位;2019年全市港口吞吐量1460万吨,本地航运企业18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
“周口因水而生,因港而兴。伴随整个高铁贯通前进,西华通用机场建成投用,周口民航机场年内开工,公、铁、水、空四位一体多式联运格局正在形成。”刘继标说。
与此同时,周口港至盐城大丰港、上海港集装箱航线也于当日开通。截至目前,周口港已分别开通至连云港港、大丰港、淮安港、太仓港、上海港5条集装箱航线,标志着“豫货出海”内河航运集装箱航线组网完成,将为河南全面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打开更加开阔便捷的开放通道。
会议当天,签约合作工业项目9个,总投资100.7亿元;第三产业项目8个,总投资89亿元。签约项目主要为临港经济产业项目,范围涉及装备制造、信息技术、商贸物流及信息服务等领域。
来自行业协会、科研院所、港航企业的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物汇聚一堂,聚焦加快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服务国际国内双循环,分享各自最新的实践研究成果。
周口市市委副书记,市长丁福浩作了《适应发展新格局突出循环新优势全力打造新时代多式联运枢纽港》的主旨演讲。丁福浩说,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产业链服务链供应链压力加大,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在这种情况下,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周口来讲,在新发展格局中要把准枢纽港这一新定位、利用大循环这一新途径、强化多式联运这一新支撑,打造新时代多式联运枢纽港。
丁福浩认为,打造新时代多式联运枢纽港,必须对进入新时代以后多式联运的新内涵理解得更深更透。“多”不仅讲数量,更强调融合。要推动“公、铁、水、空”四位一体,多种运输方式优势互补,形成大融合、大贯通格局,真正发挥枢纽港的作用。 “式”不仅讲渠道,更强调协调。要构建以推进区域协作为目标,多层级、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跨区域协调机制,实现“一柜到底”“一单到底”。联”不仅讲联系,更强调创新。要利用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打通每一段服务,实现货物“一人到底、一单到底、一箱到底、一签到底、一检到底”的同时,充分利用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的节能环保优势、便捷优势、时效优势,实现优势互补。 “运”不仅讲运力,更强调效益。要在提高运力运能的同时,依托多式联运枢纽,充分提升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丁福浩表示,打造新时代多式联运枢纽港,要以做好规划设计为首。把握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统筹考虑产业园、枢纽站场、交通设施、水运文化和相关产业发展等问题,把多式联运的发展目标、举措、设施等内容与各专项规划进行配套对接,编制好规划。要以提高设施水平为基。统筹好公路、水路运输配套设施建设,重点补齐铁路、水路联运设施“短板”。积极与铁路、民航、邮政等部门沟通,鼓励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参与平台建设,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要以激发市场活力为重。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带动公路、铁路和水运等运输企业,以资本融合、资源共享、网络共建、共同开发等方式,组建多式联运专业化经营主体。支持港口企业在临港经济区内设立具有报检、订舱、联运、配送等服务功能的集装箱提箱、还箱网点,提高联运组织和物流服务一体化水平。要以优化发展环境为要。用足上级政策,积极谋划申报一批项目,靠项目来支撑多式联运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降税减负措施,强化要素保障,全力打造新时代多式联运枢纽港。
当天上午,陈英明、丁福浩等共同启动了《多式联运现代化—理论、实践与探索》著作发布,上海海事大学教授、国际航运系主任王学锋作著作推介。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三级调研员朱超介绍了运输结构调整和多式联运工作情况;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解读了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新思路;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朱鲁存作了世界一流港口建设的思考主旨演讲;营口港务股份有限公司集装箱业务部部长李国东作了中国港口协会港口多式联运分会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