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资讯

平安交通:筑牢幸福生活“基础线”

文章编辑:admin 文章来源:未知 发布日期:2018-06-28 15:00:40 点击次数:

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美好生活,平安交通。今年以来,全市交通运输行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省市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部署要求,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坚持法治思维,坚持红线意识,以落实安全责任为抓手,以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防控制为重点,持续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不断强化重点领域监管,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全力保障了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美丽乡村公路

道路事故演练

强化责任链条落实安全责任

“提升政治站位,切实增强领导班子核心和各层各级抓安全的意识,是搞好安全工作的有力抓手。”渭南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公平说。按照抓关键少数、权责对等原则,渭南市交通运输局坚持把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完善事故预防机制,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内容来抓。

坚持“首位、一把手、一票否决”三个原则,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个必须”要求,紧扣重要节点进行安全形势研判,认真安排部署年度、季度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针对春运、两会、十九大、“五一”小长假等每一个重点时段,都作了详细的安排部署。局班子成员按照职责分工安排、检查分管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已形成。

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建设不断推进,“层层负责、人人负责、各负其责”的工作体系在“两客一危”重点领域企业已基本建成,从主要负责人到一线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都很明确;城市客运领域企业结合岗位职责也已形成了“事事有人管、层层有责任”的安全责任链条,全行业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内生机制逐步完善。

动员千次,不如问责一次。认真落实“尽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问责”,对责任不落实、监管不到位、失职渎职的,一律依法依规严厉问责。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安全生产责任不力、发生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的,在创先争优、行政许可、工程招投标、项目资金安排等方面“一票否决”,真正使安全红线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通过一步步层层夯实安全生产责任,渭南市交通运输行业安全氛围和法治意识不断加强,安全管理专业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安全关口前移构建“双重预防”

“认不清风险、想不到危害、管理不到位”是当前安全生产的大敌。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就是针对安全生产领域“认不清、想不到”的突出问题,强调安全生产的关口前移,从隐患排查治理前移到安全风险管控。

今年,渭南市交通运输局在“两客一危”、城市客运、公路施工、危桥险路、水上交通五个领域开展了试点,选定了16家企业作为试点单位,在初期试点方案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细化领导包联、资金奖励、考核评比等多个方案,举全力推进“双重预防”建设工作。

试点企业依据相关行业标准、安全规程和自身实际,制定工作实施方案,编制企业安全风险评估分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在建立“作业活动”“设备设施”“从业人员”三个基础性清单的基础上,全面排查评定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等级,建立“安全风险清单”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清单”,绘制企业安全风险等级和重大事故隐患分布电子图。通过有效的预防控制、全面排查,实现风险超前控制和隐患彻底整改。

“奖优罚劣是军队夺取胜利、商业实现成功的重要制度,这同样适用于安全生产管理。”渭南市交通运输局党委委员、调研员石高峰说。对“双重预防”建设工作作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市局将进行专项奖励,对不能按时按质完成试点任务的单位,则一律取消年度评优资格,对试点工作出现“推诿、扯皮、慵懒怠”现象的单位直接列入年度考核最差等次。

目前,大部分企业风险评估、分级、标识,制度建设、表格制作等工作已基本完成。渭运集团在没有行业指导标准的前提下,结合自身安全标准化一级达标开展风险辨识500余个,在风险分级管控层面上,能结合行业特色,有力实现移动式风险源的班组化管控体系,行业示范效果突出。

小学生水上安全培训

危桥治理

隐患排查治理持续全面深入

为扎实推进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问题大整治”活动开展,做好信息调度统计,及时研判全行业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渭南市交通运输局特别邀请安全专家组对31家运输企业进行安全评估,全方位、全过程辨识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召开了专题推进会,印发专项方案对排查出的隐患逐一明确了整改责任人、任务分工和整改措施。

国省干线公路方面,分别从公路养护领域、公路治超收费领域、工程建设领域、单位内保工作四个方面进行隐患排查,截至目前共排查各类安全隐患108处,其中桥梁安全隐患8处,事故多发危险路段4处,公路路段(公路与铁路、管线交叉平行)6处,现有公路安全设施安全隐患57处,地质灾害路段33处。

农村公路方面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对农村公路重点路段、高危边坡、桥梁及桥下空间等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对发现的问题建档登记,要求相关单位逐项、限时整改。开展农村公路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活动,从公路养护、建设、路政、安全生产宣传、应急演练等方面对平安公路创建工作进行总体部署。

道路运输方面对车辆、驾乘人员资质开展全面彻底的排查,对车辆的技术状况、安全设施配备、人员资质不符合要求的一律停运整改。同时,对在建工程进行持续、长期安全监督检查,查出问题,均已及时整改。

强化滚动排查提升监管能力

强化依法治理,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解决安全生产问题,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明确要求。渭南市交通运输局在全系统全面规范交通运输安全执法监督检查方式和内容,强化滚动排查治理,进一步完善企业自查、县级全面排查、行业单位重点检查、市局督查的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检查标准,制定检查计划和清单,提高监管精准性。

坚持严格执法与日常检查相结合,重点整治与专项督查相结合,采取暗查暗访、突击检查等方式,依法依规开展执法检查,将重心放在基层和企业,重点排查管理人员和员工是否有安全意识,排查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否落实到位,排查人员安全操作是否规范,排查设备设施安全技术状况是否良好,确保风险防控到位、隐患彻底整改。

上半年先后开展了旅游客车、班线包车和危化品运输专项活动,全面清查全市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车辆及从业人员的资质。清查危运企业40家,整理上报危险货物运输车辆2416辆(其中挂车950辆),从业人员2833人(其中驾驶员1487、押运员1346,持双证人员993人),发现未正常年检企业11户、超期未审验车辆89辆,针对企业管理制度落实不力、违法处理不及时、积累数量较多等情况约谈了企业负责人,排查整顿期间注销危运车辆26辆,降普货车辆20辆,报废4辆,罚款113200元。对违规问题突出、屡教不改的,除按规定进行经济处罚外,再给予停运整顿15天的处理。

同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领域“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在“两库一清单”基础上建立15项安全专项检查细则,对一些不认真履行安全主体责任的顽劣企业,直接抄报市安委会列入陕西省安全生产“黑名单”进行联合惩戒。

安全检查下基层

紧盯重点区域狠抓薄弱环节

为切实增强道路运输安全防范和治理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突出抓基础、抓重点、抓薄弱环节,构建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渭南交通运输系统持续开展“道路运输平安年”活动。

在道路运输领域,重点加强长途客运、农村客运和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凌晨0时至5时停车休息和接驳运输规定,降低长途客运安全风险。严格落实“三不进站、八不出站”和实名制售票规定,加强危险品查验,严格执行交通运输企业、车辆、从业人员安全准入标准,严禁非法改装车辆进入市场,持续做好“营转非”车辆安全管理,严防非法营运,开展对“三客一危”驾乘人员举报有奖活动,发挥群众监督力量,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在水上安全领域,重点加强渡口渡船安全管理情况,船舶技术状况、船舶检验和运输许可年审、船员资质管理;工程建设领域,重点加强施工单位及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培训、驻地安全等监督检查,落实桥隧及高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公路管理领域,加强公路日常巡查频次,尤其是易发事故路段、长大纵坡、公路隧道等重要路段巡查力度。按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要求,规范养护作业施工现场,保障养护作业人员、设备和车辆运行安全。

通过扎实开展“道路运输平安年”活动,努力实现营运驾驶员综合素质明显提高,车辆安全性能大幅提升,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进一步规范,科技支撑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落实,重点运输领域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显著增强,较大等级以上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显著下降,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形势继续稳定向好。

加大安全投入筑牢安全基石

“安全就是最大的效益”。逐步提高安全生产投入,是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的必要条件。近年来,渭南市交通运输系统持续加大安全投入力度,将保障安全生产投入作为保障安全生产的首要任务。

根据省局对渭南市国省干线公路安全生产防护工程施工图设计及预算的批复,组织实施省道107线和国道242线的工程施工。投资755万元,增设SB级钢筋混凝土护栏、弯道处加密喷涂减速震荡标线,完善警告标志、波形梁钢板护栏,增设凸面镜,施划人行横道等措施,消除了安全隐患,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投资299.77万元实施了茨沟大桥整治工程,采用了腹板内侧粘贴钢板、修补裂缝、修补桥面破损及更换伸缩缝橡胶条等措施,整治了桥梁病害。

因2018年县乡公路建设计划尚未下达,上半年全市农村公路重点抓好结转项目建设。截至目前,2017年结转项目共40项511.5公里,总投资241730万元。其中一般县乡公路8项98.9公里,共投资26484万元;共建协议14项141.6公里,共投资32153万元;重要县乡公路4项58.5公里,共投资13755万元;重点农村公路14项212.5公里,共投资167158万元。桥涵配套23座680延米,共投资2180万元。除6个县乡公路和7个共建项目因协议终止尚未开工外,其余项目已全面复工,累计完成投资26072万元。

坚持科技兴安,充分利用第三方安全监测平台,强化“两客一危”车辆动态运营监控,对现有智能系统积极升级,向着可视可控可管的方向努力。

渭运集团平均每年投入200万元用于设备的维护、更新和人员的安全培训;全市所有营运车辆和9个二级以上客运站都安装了3G视频监控,对重点岗位、区域24小时监控;车辆信息监控中心,对各单位车辆信息监控设备的上线率、轨迹完整率、违规操作、疲劳驾驶等进行排查,确保安全车辆安全上路。

公交公司22条线路上的306辆公交车全部安装了3G视频监控,密切关注驾驶员的实时状态。ITS信息中心充分利用车载监控,确保运营车辆监控全覆盖,加强对车厢的实时监控,发现可疑情况,及时通报相关部门进行处置或报警。对公交车厢内“一秒钟”逃生器、安全锤、灭火器等应急设施经常性检查,确保应急设备(器材)齐全有效。

针对车辆监控定位系统设备老化,市客运管理处积极联系监控运营商,在6月份前对城区900辆车的监控定位设备全部更换,确保车辆的安全运营设备良好。只要打开出租车管理公司的GPS动态监控系统,每一辆车的实时运行状况都一目了然。

公路管理局在茨沟大桥应用了桥梁健康监测平台系统,利用系统监测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对桥梁、危险、水毁等重点部位、重点路段利用无人机等现代手段巡查观测;边通车边施工路段购置了一批新型安全设施,要求施工路段架设太阳能机器人指挥交通,保证24小时持续有效;华金路事故易发路段增设弯道太阳能预警系统,提前对过往车辆进行预警提示……安全方面的科技投入,提高了隐患排查能力,有效降低事故发生,极大地保障了道路运输安全。

安全生产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渭南交通运输人将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扎实的作风,更有力的措施,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如履薄冰、兢兢业业,全力以赴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促进全市交通运输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筑牢群众安全出行“生命线”、美好生活“基础线”,为渭南经济发展实现追赶超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推荐内容
图片新闻
热点文章

返回首页 - 交通资讯 - 交通运输 - 企业园区 - 项目工程 - 现代物流 - 技术装备 - 安全常识 - 政策法规 - 交通科技 - 交通生活

版权所有 - 交通运输网 www.zgjty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牛街 电话:13810728867 /18638687274 邮政编码:100053 京ICP备17059343号-4